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858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輔導評鑑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2-11-23 04:18:53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輔導評鑑

 

EvaluationofGuidance

 

【辭書名稱】教育大辭書

 

輔導評鑑指針對輔導工作的實施狀況,使用科學方法蒐集客觀資料,以評估輔導工作的績效,並發現問題,提供給有關當局做為決策的依據。

 

故輔導評鑑應是一連續不斷的歷程,具行動研究的精神。

 

輔導評鑑的標準分為外在標準及內在標準略述如下:1.外在標準。

 

主要有下列各項:(1)輔導人員的比例:理想分配是一比一五○至三○○(學生)。

 

(2)輔導人員的資格:形式條件有:碩士資格、教學經驗、專業證照,實質條件有:專業技術、基本態度。

 

(3)維持適用的資料與紀錄。

 

(4)提供最新的生涯資訊。

 

(5)善用各種衡鑑資料:包括心理測驗、自傳等。

 

(6)輔導人員的自我評鑑及研究:輔導人員應有五分之一的工作時間去做評鑑,評鑑後進行研究,以克服缺點,改善輔導工作。

 

(7)輔導計畫具有概括性及連續性。

 

(8)硬體設備的可用性及適宜性。

 

(9)經費來源:理想分配是一位學生每年約臺幣五千至六千元。

 

2.內在標準。

 

主要有下列各項:(1)符合需求:應考慮不同身心特質對象的需求。

 

(2)兼具有發展、預防及矯治三層面的功能。

 

(3)目標明確:包含自我了解、自我引導、自我充分發展、教育及職業之選擇與決定、良好的適應、校內學習的適量成就。

 

(4)均衡性:根據目標,全面性推展輔導工作。

 

(5)穩定性:工作推動能不因人員流動而受阻。

 

(6)變通性:輔導計畫能因應時代改變的需要而調整。

 

(7)輔導人員的專業道德及合作精神。

 

(8)善用社會資源。

 

(9)促進意見的溝通。

 

(10)對過程與結果的關心。

 

由上述可知輔導評鑑的內容極為廣泛,故其實施應極為審慎,一般而言,其實施的原則有下列各項:1.客觀性:宜設定客觀評鑑標準及明確評鑑步驟。

 

2.實質性:注重實質輔導效果的評量,不過分強調外在表現。

 

3.整體性:學校輔導工作,不只靠輔導室,而是全校各單位配合。

 

4.特殊性:考慮各校個別需求及特殊條件。

 

5.積極性:評鑑不只發掘問題,力求改進,更要對優點及進步情形,給予獎勵。

 

6.符合性:考查工作成果是否達到輔導目標。

 

主要的評鑑方式則有三種:1.調查法:以問卷、訪問、觀察、晤談、調查表等實施。

 

2.實驗法:常利用含對照組的實驗設計,以考驗輔導策略的效果。

 

3.個案研究法:廣泛蒐集個案相關資料,次分析個案獨特行為,擬定輔導策略。

 

其中以調查法最常被使用,此外尚有各輔導單位的自我評鑑、校際交互評鑑、教育當局主辦的評鑑等方式。

 

 
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金幣 +500 收起 理由
天梁 值得鼓勵。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5-5 16:34 , Processed in 0.093748 second(s), 16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